鐵路線上煤車滿載整裝待發,主井中提煤箕斗穿梭不息,井下工作面煤機高速運轉、高效生產……7月25日,記者走進祁南礦、桃園礦2座動力煤生產礦井,繁忙的生產場景盡顯礦區職工堅決扛起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任務的責任與擔當。
“當前正值夏季用電高峰,祁南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優化采場接續與現場生產組織,超前謀劃、精準檢修,確保正規循環、穩產達產。目前,工作面圓班可割煤8刀以上,日產商品煤6000噸。”祁南礦采煤副總工程師張恒介紹。
隨著氣溫持續攀升,電煤保供進入關鍵階段。淮北礦業集團積極響應號召,多措并舉保障電煤穩定供應。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集團針對下屬動力煤生產礦井推行“一礦一策、一面一策”,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一線,對采場情況開展詳細分析,提前預判潛在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開采方案,并在回采過程中優化勞動組織,保障煤炭安全高效生產。

據統計,6-7月份,集團動力煤發運量達80余萬噸,其中電煤長協兌現率超90%,嚴格完成國家發改委及省能源局要求的考核任務。
在中利發電公司,4臺機組滿負荷運行。該公司提前制定迎峰度夏工作方案,對4臺機組進行全面檢修維護,對鍋爐、汽輪機等核心設備實施深度保養,及時消除潛在故障。運行人員實行24小時監盤值守,密切關注設備運行狀態,對溫度、壓力等關鍵指標進行細致監測。
“我們強化入廠煤的數量與質量驗收,保障機組‘口糧’供應。依據煤質與機組負荷制定科學的配煤摻燒方案,確保鍋爐燃燒穩定,提升機組運行效率。”中利發電公司發電部黨支部書記、主任張春暖表示,自6月下旬以來,該公司累計發電量已超4億度。
在煤炭運輸環節,集團積極與鐵路部門溝通協調,開辟電煤運輸專屬“綠色通道”。通過建立高效溝通機制,在計劃審批、空車配送、運輸作業等方面爭取到最大支持,有效縮短了煤炭運輸時間,確保電煤及時送達需求企業,實現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我們將繼續堅持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不斷強化生產組織與運輸協調,嚴格履行電煤長協合同,全力以赴保障區域能源穩定供應,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貢獻力量。”煤炭運銷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審核:胡仁淮 責編:王宏杰)